close
進劇組以前我還沒有參與過那麼大的陣仗。

從前最多只接觸過50人的舞台劇,但比起舞台劇,我覺得電影的複雜性真的更加龐大。

因為在舞台劇里,我甚至可以讓觀眾自由幻想我身邊其實沒有的東西,但電影不能。
我想過這是不是因為舞台劇畢竟還是同一空間下的共同產物,觀眾很容易被現場氣氛代入一種能量,進而刺激想像。我覺得這點很有意思,差不多的票價,這類型的舞台劇觀眾卻接受度很高,但假如我們以什麽都沒有的畫面讓觀眾進電影院看……

可能不僅僅是被削了,搞不好能得到一個最佳金酸梅……(一部片能有名到得到金酸梅也是很不簡單的一件事XD

去年當我看完海角七號,就感覺到臺灣的電影終於開始在商業化復蘇,當時為之振奮了很久;不是說藝術電影不好,而是電影作為一種媒介,它可以藝術也可以娛樂,但臺灣在中影輝煌的時代過去后娛樂類型的電影產量就開始稀少,甚至有種疲態,之後就以藝術電影為臺灣電影的大宗,屢屢奪得國際的獎項

雖然實際上我們與內地電影的差距還是龐大的不得了,但我覺得類型卻保有一種臺灣的可愛風格。這種風格我很難描述,但當你看到那小小的巷道,不是很有美感但卻很有人情味的建築,還有那鄉土味兒的面孔,以及內地同學常常說的臺灣腔……

你就知道那是臺灣電影。

或許與港片一種利落、肅殺、沉穩的調調不同;與內地電影磅礴與豪氣的感覺不同,臺灣電影其實是小資小情而且有點嗨的(大部份的人其實性格就是那樣,就像九把刀的小說,簡簡單單卻讓人看著嘴角不自覺上揚)

以前的我以為自己是工作狂,但是自從進了劇組以後就發現這幫可敬的工作人員是我“狂”的程度大概乘以10倍吧。對電影里的每件事情、每個東西,大夥兒那吹毛求疵的細心度已經難以描述了。我懶散了太久太久,開始的時候還真的覺得跟不上大家的程度……(現在也絲毫沒有縮短能力距離OTL

還一度覺得自己很沒路用= =……但歸屬感這種東西是一旦你產生了,就突然會投入其中,并引以為樂,所以現在的我覺得很開心,儘管功用依然很低,但我越來越滿足。

離題了,我想說的是雖然殺手團隊或許比不上內地劇組動軋2~300人那樣,但人數或許也是臺灣近代電影罕見的多了(我們也有近70人的工作人員啊)。龐大的人員、複雜需要技術的劇本,每個環節、每個部門之間的統合光看我就頭疼。所以實在在心裡暗暗的佩服著這些耐操耐勞每天磨著電影的粉從中午開始直到深夜4點的大人們……還有每天冒著寒風及雨出去拋頭顱灑熱血的製片組實習生們。

臺灣沒有適合電影人生長的良好環境,每一部電影都是從克難的摸索中漸漸完成,我覺得這樣的歷練中最可貴的是那些從來不抱怨一字一句的電影人。給臺灣以及各地都在奮鬥的電影人,你們真的辛苦了,請在電影殺青后給自己一個巨大的獎勵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ffy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